电影《731》上映:一段不容遗忘的黑暗历史 | 影评
电影《731》是最近最受关注的影片,上映前,影片在网络平台创下“想看”人数历史纪录,预售票房突破亿元,9月18日首映日票房更突破3亿元。这部电影不仅是一次票房意义上的成功,还是一次对民族历史伤疤的沉重触碰,将一段被部分人遗忘甚至被刻意掩盖的黑暗真相,重新推至公
电影《731》是最近最受关注的影片,上映前,影片在网络平台创下“想看”人数历史纪录,预售票房突破亿元,9月18日首映日票房更突破3亿元。这部电影不仅是一次票房意义上的成功,还是一次对民族历史伤疤的沉重触碰,将一段被部分人遗忘甚至被刻意掩盖的黑暗真相,重新推至公
当赵林山执导的《731》宣布2025年9月18日上映并开启预售,影迷和历史爱好者的目光再次聚焦到“731题材”这一沉重领域。
鲁迅在《记念刘和珍君》中写道,“真的猛士,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,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。”我们这个曾经经历过虐待和死亡的民族,还怕银幕上历史复原吗?银幕上的《731》,展示的太温和了,太安静了:淋漓的鲜血稀释成了暗红的影子,惨叫声被压缩成一声闷响,暴行被死亡逃跑中的
在看这部电影之前,我和绝大多数网友一样,都觉得731是今年下半年必看的一部电影,原因有很多,比如这是一部真实记录日本731部队在东北犯下种种恶行的影片,比如今年是抗日胜利80周年,比如早年间我看过《黑太阳731》
上映首日迎来很多差评,一时间引人深思,毕竟这部剧宣传时可以说万众期待,意义不同于其他题材的影片。
当 1.87 亿预售票房与 180 万次下架举报同时出现在电影《731》的舆论场中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部影片的争议,更是一个民族对历史记忆传播方式的深刻思辨。在 "九一八" 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,这部聚焦 731 部队罪行的电影将历史教育推向全民讨论的中心。面对
关于《731》电影,很难用好看不好看,恐怖不恐怖,演得好不好,拍得怎么样这类干巴巴的语言去评价,没有哪一部电影能够做到让100%观众都满意,而我们看电影的本质是什么?如果纯粹为了娱乐消遣,那么没有必要去看《731》;如果单纯地想要满足一下好奇心,那么更没有必要
《长津湖》《南京照相馆》都遭抵制,电影《731》的上映一度遥遥无期。
至截稿时,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,影片《731》想看人数已经突破了451万,创造猫眼平台想看人数的最高纪录,而曾高达99.7%的排片率更是创造国内影史之最,可见影片的关注度之高。
在首映式上赵林山激动地分享了创作背后的心路历程。他一度泣不成声,说道:“非常感谢大家今天能来到这里,我此刻心情非常激动,眼泪也不知为何一直止不住地流。”
至截稿时,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,影片《731》想看人数已经突破了451万,创造猫眼平台想看人数的最高纪录,而曾高达99.7%的排片率更是创造国内影史之最,可见影片的关注度之高。对于这样一部备受关注的影片来说,观众在观看前一定会有很多问号,比如这部影片究竟讲了
由于哈尔滨首映式是全国首场放映,从现场传回视频来看,大部分是定向受邀观众,所以映后的影评没有马上全网铺开,不过经过不断刷新,还是看到了首波影评和现场反馈,很有参考意义,下面分享给大家。
“家人们谁懂啊,等了三年的片,点开预告片直接瞳孔地震!”最近《731》相关话题的评论区里,类似的感叹刷屏了社交平台。这部让观众期待已久的历史题材影片,还未正式开播就因“劝退式讨论”冲上热搜前排,#731劝退 话题下的观众留言里,“不敢看”“怕做噩梦”成了高频词
这是1988年12月23日在中国香港上映的《黑太阳731》电影中,731部队的指挥官石井四郎骇人听闻的台词!非常的刺耳,在那个中华大地满目疮痍的1945年2月,谁能想到,我们的东北同胞遭受了怎样非人的折磨!
9月份的电影产业如同鸡血一样,各行业的大片预告持续轰炸,但现在的话题是731。票房预售和发行通知刚刚发布,9月18日马上锁住。实际上,如果你只看公布的文档,信息量并不小,这部电影一开始并非易事。
这部电影先声夺人、万众瞩目,预售成绩已经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国产电影总票房,更厉害的是,《731》在猫眼的“想看”人数已经达到441.1万,仅比《唐人街探案3》少五万人,如果从这个维度推算,《731》的票房应该能卖过40亿。
731,这三个数字,不只是电影名字,也是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无法磨灭的伤痕。
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深处,都有一部我们不敢轻易重温的“童年阴影”——《黑太阳 731》。
2025年是特殊的一年,为了纪念70年前的伟大胜利,电影行业也推出了多部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,在暑期档期间,《南京照相馆》已经大获成功。
香港导演牟敦芾执导,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为背景,讲述了日军在中国哈尔滨设立了从事细菌武器研究的731部队研究本部,并用活体做实验,打算用细菌战挽回日本败势,但最终日本军国主义失败已经不可避免的故事。